多肉植物控水——花友有话说( 二 )


其次,夏天温度高,再加上有时候风大,水分的蒸发其实很快 。而为了保证根部的滋润,就要增长浇水的频率 。对!没错!春秋蒸发少,更多的水分是植物接收的,而植物接收的总归那么点,于是,浇水间隔长;而夏天大部分水分蒸发了,又浇水少,于是,要增长浇水频率 。相比之下,总得浇水量可能还是夏天更多得多,而不是更少 。
最后,十天半个月用一次恶霉灵(恶霉灵,不是多菌灵,恶霉灵对泥土消毒更好,而且,还能增进根须生长,这是个好货啊 。迟早代替多菌灵,成为主流杀菌剂),真菌都逝世了,还黑个什么腐——这个也挺主要 。
再弥补一点浇水的时光点:薄暮 。这样,经过一晚上的蒸发,你浇的水就蒸发了好几成,正午的阳光下也就不会成为蒸笼 。
只要不是积水,那么光照、风以及上盆土高低透气的条件下,水分的存在只会让你的盆土降温,因为蒸发 。当然,如果积水,那就是蒸笼了,根熟了,真菌正好下口 。
原则就一条:土表干了就浇水,让土坚持在润而不湿,潮而不涝的状况 。别让土干或者涝太长时光 。如果晚上有大风,可以尝试浇透 。但务必请在晚上,不要在凌晨 。因为迎接凌晨的是烈日,而迎接薄暮的是凉快的深夜 。
以上,说了这么多,只是纯理论,顶多是个“理”,“据”呢?
我个人目前就是这么做的:表土见干,就马上浇水一圈,由于水少,蒸发量大,同一盆植物几乎隔天就要浇水,如果遇见温度高、风大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浇 。同时,由于盆的大小不一样,水分蒸发速度不一样,干的时光不一致,所以,我其实每天都要给不同的种类浇水,而浇水时难免手贱,看到那些略干,但铺面的赤玉土显然色彩还很深的时候还是会浇点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