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大公子的沉浮 京城三公子( 二 )



结果袁世凯垮了,拿到十几万银元,不够他花一个月 。所以情况越来越糟 。后来靠写点字卖画为生,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
当时,袁于1931年死于猩红热 。他去世时,全家人翻来覆去,最后变成了笔筒里的二十块钱 。袁的葬礼非常漂亮 。青帮的弟子和社会朋友为他支付了葬礼费用,并邀请了4000多名僧尼念经 。
元为人仁厚,结交了很多朋友,他的才华确实很大 。他只是想避免这场险恶的政治斗争 。其实他所谓的好色好酒,就像文学一样 。部分原因在于避免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如果这样的人物想在和平时期,也许袁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
收藏大家张伯驹的父亲张是袁世凯嫂子的弟弟 。因为两家人的这种关系,小时候与老袁一家有过很多特殊的接触 。他跟随袁家的这些孩子一起学习,还参加了袁世凯组织的骑兵训练 。起初,张伯驹似乎是走了光宗耀祖的路子 。但是到了1927年,张的健康每况愈下 。
这时,张伯驹终于摆脱了他不喜欢的军事,在家照顾他的父亲 。因为张伯驹从小就样样精通,尤其是书法和绘画,水平很高,鉴定水平也很高 。张伯驹在中国的收藏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巅峰 。他为了收藏什么都不在乎,基本上是拿出家里的产业和钱去买字画和古董,尤其是字画,他爱得就像爱生命一样 。
1941年,张伯驹去上海办理银行业务时,飞机被绑架了 。谁绑起来的?据说是汪精卫伪政权手下的特务绑架他要钱,绑匪提出要赎金300万 。这个时候,张伯驹的钱基本都用来买字画了,拿不到钱 。通知绑匪的家人,他的妻子潘素来和绑匪谈判 。谈完话,妻子去见丈夫,说要卖字画赎回张伯驹·张伯驹 。她断然不同意,说你敢卖字画,我就死在这里 。
张伯驹和潘素 。
后来经过讨论,三百万变成了四十万 。张伯驹的朋友出钱赎回了他 。1946年抗战胜利后,北平有一个大宝,有一位装裱书画的大师叫马吉川 。他手头有个叫尤春图的东西 。这幅画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大画家詹子谦画的 。他哪里牛逼了?这是中国现在留下的最早的山水画 。因为我们知道,书画不能再留了 。
所以这个游春图一出来,大家就知道是国宝了 。张伯驹担心马吉川会被卖给日本人和美国人 。张伯驹去找马吉川谈,最后马吉川给了一个八十二金的底价 。这时,张伯驹看到并知道这是最低价 。他以82美分买不到它 。他咬紧牙关,卖掉了北京珙县胡同的老房子 。这时,他忍痛割爱,换来了这幅画 。
年轻的张伯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驹提出将这幅画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就这个人而言,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能简单地用爱国情怀来代替 。也就是说,任何喜欢生活这种东西的人都是性情中人 。
这样的人真的很重视艺术,很重视这种古老的传承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张伯驹是一个和蔼可亲、受人尊敬的人 。
民国四大子中的三个,这三个人有共同的特点 。
也就是他们都出身显赫,后来都远离政治事务,在文化艺术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成就 。
如果我们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今天的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如果这个孩子这样做了,很多父母会说你对这个害群之马很生气 。你呢?
但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当你回头看到民国三大子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三个人每个人在文化艺术领域都有闪光点 。
这不是人生的又一次成功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