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只要爸爸不在家她就是我的 儿子要的太频繁了烦( 二 )

  • 还有些娃不肯穿裤腿是松紧带收口的裤子,认为蹲起再站立,卡在小腿上不舒服,那就别给买类似的上衣或裤子 。
  •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如果你刚好是一位跟娃性情相反的大条妈,你一定会觉得娃破事儿特别多!
    但他们就是有这么多敏感的需求 。
    在这些不妨碍他人的事情上,尽可能不要惹毛他 。
    你的先见之明越多,你的未雨绸缪越详尽,娃在各种场合暴走的几率就越小 。
    说完日常养育中的重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情绪爆发时,你可以做什么?
    需求多也就意味着被拒绝的几率大,再加上高需求娃情感爆发特别有“诚意”,通常让心力交瘁的老母亲们难以招架 。
    其实高需求宝宝的行动线很明确,就是比普通娃的“要求多、欲望坚定、被拒绝之后情绪反应强烈” 。
    如何养育才能让娃既把压抑的情绪排解了,又自愿把规则遵守了呢?
    情绪爆发时,你可以做什么?
    01.情绪爆发无计可施时,多一些肢体接触
    高需求的娃都是顺毛驴,当他被拒绝或要求不能被满足时,普通娃的规劝和道理都没啥明显效果 。
    比如偏要一个不能买给他的玩具,普通的孩子靠转移注意力或者讲道理可能就放弃了,但是高需求的孩子,可能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肯接受 。
    因为他们的需求更强烈,情感更激烈 。
    当你觉得无计可施的时候,其实不必急着讲道理、甚至不必着急解决问题,而是抱抱他 。
    更多的肌肤和肢体接触已被证明可以减少孩子的哭闹、缓解高需求宝宝的焦虑 。
    每次我不知道如何面对CC的暴走时,便会先蹲下来抱抱她,她就能更快速的安静下来 。
    【妈妈说只要爸爸不在家她就是我的 儿子要的太频繁了烦】 当然有时候情绪激烈时,抱都不肯让抱,那就安静的待命,等到她肯拥抱,一旦她肯拥抱,那也就意味着,她的情绪趋于稳定,可以解决问题了 。
    小月龄的高需求宝宝,基本的生理需求也会比普通孩子多,所以多抱抱、多亲亲、多一些肢体接触,更容易让孩子安静下来 。
    02.原则问题不妥协,坚持你该坚持的
    高需求宝宝整体给人的印象就是,比普通的孩子更难安抚 。
    但是,不能因为娃是高需求,父母就自动降为低标准 。
    独立吃饭、自主入睡、遵守规则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做到的,高需求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引导、拥抱和爱,但是他不需要更多的妥协和纵容 。
    就说上文提到的趴,高需求的娃在对抗趴这件事上,比普通娃激烈的多,但是,不能因为他不喜欢趴,就放弃趴,而是需要父母创造更多有趣的方式,鼓励他趴 。
    再比如抱睡这个问题,如果一哭就抱,那就很容易被娃牵着鼻子走、养成抱睡的习惯,到最后你拿体力死磕都满足不了他,毕竟,你能抱睡到多大啊 。
    一哭就抱(立即满足需求)眼下是最省心的方式,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不作为” 。
    但,如果你从开始就坚持回应,但是不立即满足,先用嘘声安抚,不行就“5S”登场,实在不行抱起来轻拍,最后不得已再抱着满屋溜达 。
    如果你每次坚持这个程序,虽然很繁琐,但终究宝宝是可以接受这种睡眠训练直至自主入睡的 。
    这其实才是养育高需求孩子真正的艰难之处——你永远比其他“无为而治”的父母付出的多,但是眼下看,还是你的娃更“熊” 。
    03.让你教养规则始终如一
    比难安抚更让人抓狂的是,高需求的娃不放弃任何一次试探底线的机会 。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他们就是那没事儿找事儿的苍蝇,专盯着有缝的蛋,就算没缝也得多撞几次看能不能撞出一道缝 。
    所以对他们的养育才格外的考验人:你松懈一分,他觉得有机可乘下次便会变本加厉;你严苛一分,他们脆弱敏感的小神经会受挫,安全感就可能会被破坏 。
    我喜欢举实例,咱们就说宝宝吃糖 。
    对于正常娃,你说“一块吃完,今天不能再吃了,不如咱们玩个玩具吧” 。
    好,人家就乖乖跟着玩玩具去了 。
    但高需求娃被拒绝的一瞬间就炸毛了,皮着赖着偏要再吃一块,你好不容易讲通了,也许过1个小时他又来问“现在能吃了吗”?2个小时又来跟你说“我等不急明天了,现在就要” 。
    普通孩子拒绝一次就能解决的问题,高需求的娃会给自己创造了3次抗争的机会,当然也意味着他会被拒绝三次 。
    学习规则、探索底线的过程,对高需求的孩子来说会比一般孩子更困难,也会伴随更多哭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