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知的趣味科学小知识 小学生应具备的科学小知识( 六 )


过了半个小时 , 牛顿做完了实验 。这时 , 他才想起锅里的鸡蛋 。他打开锅盖一看 , 里面没有蛋 , 只有一个怀表 。
牛顿大吃一惊 , 抬头一看 , 鸡蛋还在桌子上 , 可是桌上的怀表却不见了 。原来牛顿太过专心做实验 , 结果把怀表当成鸡蛋来煮 。
1 , 谁知道大海是怎样结冰的? 大家都认为海水有盐分 , 不会结冰 。其实 , 在温度降低之后 , 水的溶解度也会降低 , 也就是说 , 盐分会析出 。这样 , 水就结冰了 。
2 , 谁知道牛郎星现在是否存在?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很久以前发出的“光” 。至于现在是否存在 , 只有牛郎星系的人知道 , 我们目前从地球上观察的牛郎星的光还是一颗稳定恒星所发出的光 。而且 , 一般恒星的寿命都在60亿年以上 , 所以 , 牛郎星现在还是应该存在的
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一、基础知识 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5分之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
2.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厚 , 边缘薄 , 透明)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 , 凸度多大 , 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 , 但观察范围(越小) , 所以(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很大 。
每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3.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
4.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 , 水滴等) , 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
英国主教(格罗斯泰斯特) , 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建议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 能分辨各种气味 , 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比如 , 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 , 蝗虫是丝状 , 蝴蝶是棍棒状 , 天牛的是锯齿状(一节一节的)图见书本P5 。
8.蚜虫的天敌是(草铃、草蛉的幼虫、瓢虫) 。蚜虫喜欢吃植物(嫩枝里的汁液) 。
9.碱面、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 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 , 但很有(规则) , 有的是立方体 , 如食盐 , 有的像金字塔 , 如水晶 , 有的像一簇簇的针 , 如维生素C 。
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10.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简易显微镜 , 它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11.(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 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 植物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组成的 , 动物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组成的 。
13.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 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1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
15.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的形态像(长方形的格子) 。16.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