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任务全新总结范文( 二 )


3、学生课堂提问者太少
新课标提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问题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下 。在我教学中,会提问题的同学很少,虽然我多次鼓励:回答错或说错都没关系,只要你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好样的 。但是总有学生表现不够主动,致使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冷场”现象 。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在今后教学中我不断加强学习,多听课,从别人的好课中汲取养料,反思自己教学中的课堂评价,调整自己的教学 。从别人失败的课堂教学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教学机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
数学教学任务全新总结范文2
一、 夯实基础 。
今年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从学生反馈来看,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难题没做好,而在于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运算不准,基本方法不熟,解题过程不规范,结果“难题做不了,基础题又没做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将格外突出基本概念、基础运算、基本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 。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和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2 。加强主干知识的生成,重视知识的交汇点;3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规范解题习惯;4 。加强反思,完善复习方法 。
二、解决好课内课外关系 。
课内:(1)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讲解中,让学生陈述不同解题思路,对于解题过程中的闪光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褒扬或纠正;讲解后,对解法进行总结 。对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 。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领会不同方法的优劣,一题多用的题目让学生领会知识间的联系 。(2)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不但指出错误之处,更要引导学生寻根问底,使学生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 。(3)每节课留5—10分钟让学生疏理本节知识,理解本节内容 。
课外:(1)除了正常每天布置适量作业外,另外布置一两道中档偏上的题目,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到拔尖补差 。(2)加强重点生中的缺腿生的辅导工作:①判作业时对缺腿生面批面改;②指出知识的疏漏,学法的不正;③每周5天集中辅导,对普遍问题讲解 。

三、强化学生“参与”“合作” 。
1 。多让学生板演,对于有些章节知识,选择六至八道,按难易程度分别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板演,下面的学生尽量独自完成,无法独立解决的可以相互讨论 。2 。让学生自我小结,每一章复习完后,让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包括典型题目、思想方法、解题技巧,易错易做之题;3 。每次考试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①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试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在哪里;④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是知识、逻辑心理因素造成,哪些是属于思路上的 。
四、精选习题 。
1、把握好题目的难度,增强题目针对性,所选题目以小题、中档题为主,且应突出知识重点,体现思想方法、兼顾学生易错之处 。2、减少题目数量,加强质量 。题目数量过大,学生易疲惫生厌,没有思考消化时间,删减偏难怪,技巧过于单一、计算过于繁杂的题目 。
五、复习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8月16日——8月底 集合简易逻辑、函数部分知识 。
9月初——9中旬 结束函数
9月中旬——9月底 数列、不等式
10月初——10中旬 三角
10月中旬——10月底 平面向量解析第一章
11月 解析第二章及立体几何
12月初——12月中旬 排列组合、概率
12月中旬——月底 统计、极限、导数、复数
复习不仅是知识的再现,而是从一个有机整体的角度对已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再认识过程是不断提高数学思维水平的过程,是不断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及提高能力的过程 。
【数学教学任务全新总结范文】首先,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高数学思维水平的基础 。尽管高考强调考查能力和创新意识,但这些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过程,就是数学思维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
其次,在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之间的途径和方法,反思如何通过分析问题提供有关信息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又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