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案摘要:一个长期做地产的人和一个做互动出生的人( 二 )



如果文案写成:
“妈妈不想让我爬树 , 害怕我受伤”
这样是不是很平淡无奇?
以下是剩余的几句文案:
我想收集萤火虫 , 去解救黑暗王子
但奶奶说虫儿脏
我想出去抓鱼 , 但我爸给我买回一条鱼
最后还炖了汤
还有很多很多例子 , 比如唱吧“说不出的唱吧”TVC系列海报 , 网易考拉海购“花儿与少年”、回家吃饭“家与家很远 , 人与人很近”系列海报等等 ,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找研究看 。
2、文案场景化 , 用细节谈事实
文案场景化的文案分长文案和短文案 , 分故事型的和状态型的 。
但不是说描写一个场景 , 而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创作文案 , 可以是发生的故事 , 也可以是某一种特性的行为 。
配合画面 , 这样消费者脑海中能立马带入 , 感知一个既定形象 。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文案读起来很干瘪 , 有的文案读起来很饱满、有更多想象力的原因 。 好文案
最熟悉的例子当属蚂蚁金服的人物故事和回家吃饭的“一切语言不如回家吃饭”GIF海报 。
蚂蚁金服人物故事海报 , 典型的在特定的场景下抒发内心的共鸣 。

好文案摘要:一个长期做地产的人和一个做互动出生的人

文章插图

其它文案:
她教会姐妹跳舞又教她们理财
很高兴
55岁又做回自己
再累 , 他也要张罗兄弟们聚聚
出出汗
觉得日子又能往前了
四海为家的他遇到的人越多
越相信
相信一个陌生人并不难
他开了家深夜面馆
用地道的重庆辣子安慰下班的人
即使他们忘带现金
回家吃饭GIF海报 , 选择特定的食材 , 描写特定的状态 。
好文案摘要:一个长期做地产的人和一个做互动出生的人

文章插图

其他文案:
送走了爸妈
还能吃到腊肉炒笋
就觉得自己在北京
过得还好
虽然有雾霾
但在楼下闻到
蒜蓉炒肉的味道
还是会摘下口罩
加班的时候
叫一份小白菜煎豆腐
然后整个人都重启开机了
3、情感嫁接 , 和人建立关系
在互动传播里 , 有一条大家公认的传播规律 , 即“与我相关” 。 所以说 , 一句文案读完 , 让消费者认为这句文案是对他说的 , 就成功一大半了 。
而这个里面通常又有两种手法 。
一类是联想(比喻) 。 拿吃饭举例子 , 饿了么最初是这么干的 , 和家里的“妈”联想了起来 , 一句“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深入人心;
再比如大众点评917吃货节 , 把吃东西的物质粮食 , 与精神食粮联系了起来 , 于是有了这套疯传的海报 。
好文案摘要:一个长期做地产的人和一个做互动出生的人

文章插图

其他文案:
吃都吃的没滋没味
怎能活的有滋有味
一个人的小寂寞
让小鲜肉陪你过
所有的酸甜苦辣
今天统统咽下去
想在有酒有肉的日子
款待没心没肺的自己
甩得掉一身膘
舍不得一嘴馋
另外一类是洞察 , 说出别人有但没有说出的痛点 , 或者观点 , 点破它 。 这类文案 , 即便是没有文案技巧 , 也能打动人 。
比如陌陌当初基于社交的洞察 , 为什么有的人不爱社交?不善于社交?一句“世间所有的内向 , 都是聊错了对象”撩拨了多少人的心弦 。
好文案摘要:一个长期做地产的人和一个做互动出生的人

文章插图

其它文案:
想不到不俗的开场白
只能对着你的头像发呆
嘻嘻哈哈
恍恍惚惚
相聊甚欢
全靠演技
每晚反复说我去洗澡了
可我没有洁癖
话痨找不到同类
只好假装社交恐惧
4、social化语言 , 文字游戏
除了生活化的语言和那些生命周期比较短的网络语言外 , 在social里最常玩的文字梗 , 通常和画面配合使用 , 才能产生效应 。
比如菜鸟联盟为了主打它的高效 , 于是造了一个“狂拆节” , 将大众耳熟能详的“让部分人先富起来”变成了“让一部分人先拆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