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军美媒在南海上空“组团碰瓷”,美军多次导演“嵌入式”报道

【揭秘美军美媒在南海上空“组团碰瓷”,美军多次导演“嵌入式”报道】

揭秘美军美媒在南海上空“组团碰瓷”,美军多次导演“嵌入式”报道

文章插图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采访人员 张一帆 任 重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刘扬】编者的话:作为围堵中国的重要手段,美军近年来频频派遣舰机赴南海相关海域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有时还在美军巡航军机上搭载美国采访人员,企图利用美媒的“嵌入式直播”来颠倒黑白,抹黑中国军方在维护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方面所采取的合法、合理、专业的处理方式,并借机在国际上渲染南海地区的紧张形势,为美国军事力量介入南海制造借口 。
揭秘美军美媒在南海上空“组团碰瓷”,美军多次导演“嵌入式”报道

文章插图


CNN曝美军机带采访人员窜扰南海被解放军驱离画面
美军多次导演“嵌入式”报道
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拉特纳2日参加智库座谈时,渲染解放军在相关海空域对美国以及盟国军机进行“危险拦截” 。
美国防部高级官员口中的所谓“危险拦截”到底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先来看看美媒最新发布的“证据” 。2月2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其采访团队登上了美军先进的P-8A反潜巡逻机,报道美军在南海上空执行任务的实况 。根据CNN的描述,美海军P-8A反潜巡逻机在南海上空2.15万英尺(约6553米)、距离西沙群岛仅30英里(48公里)的高空飞行 。CNN特别提到,西沙群岛是一个由大量小环礁组成的群岛,其中最大的环礁是中国军事基地所在地 。其间,美军机遭到中国战机的跟监和驱离,双方通过无线电广播进行了“较量” 。
美媒的“碰瓷式”报道一经播出,立即引发国际关注 。在CNN的多次循环播放下,南海地区形势被故意放大到紧张状态 。
一位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很显然美军利用军机搭载美国采访人员的做法,能够发挥很强的“带节奏”效用,具有“于无声处起惊雷”的挑拨和扩散作用 。而这种“嵌入式”选择性报道则可以很直观地展现所谓中国军机的“危险拦截” 。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查阅公开报道发现,这已经不是美军在南海方向第一次使用相关伎俩给媒体“喂料”,立体式抹黑中国了 。2015年5月、2018年8月以及2022年3月也曾以同样的方式搞过所谓的嵌入式报道 。
揭秘美军美媒在南海上空“组团碰瓷”,美军多次导演“嵌入式”报道

文章插图


美军美媒在南海上空“组团碰瓷”情况
2015年5月,CNN独家报道说,他们的一个团队参与了美军在南海有争议海域上空的侦察飞行 。CNN宣称,摄制组乘坐的美军P-8A反潜巡逻机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永暑礁等三个岛礁的活动情况” 。据报道,这是美国军方首次允许采访人员参与其最先进的反潜巡逻机在南海巡航侦察,并让媒体记录下中国海军通过无线电警告驱离情况等机密镜头 。
2018年8月,CNN采访人员再次获得美军批准,搭乘一架P-8A反潜巡逻机,抵近渚碧礁、永暑礁、赤瓜礁和美济礁进行报道 。
2022年3月,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约翰·阿奎利诺上将与美联社采访人员共同搭乘P-8A反潜巡逻机在南沙群岛附近侦察 。其间,阿奎利诺还接受了美联社专访,宣称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化行动威胁到在附近活动的所有国家以及所有国际海域和领空” 。
“军民合作”形成五大套路
上述军事专家认为,从美方的历次“组团碰瓷”来看,至少形成了五种套路 。
一是挑选热点焦点地区碰瓷,凸显美国国际秩序维护者形象 。从历次美方行动来看,往往选择美国看重的争议地区,为己方行动赢得“正当理由” 。美方从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航行自由”出发,竭力美化自己“正义使者形象”,利用“帮助小国对抗大国”的叙事手法来凸显“正义性” 。
二是曲解对方合理合规拦截场景,强化对方挑衅者形象 。可以说,每次“碰瓷”行动中,中方战机的跟监和驱离,都是美媒体报道的焦点,并刻意使用录制的原声进行报道,试图用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渲染局势的“一触即发” 。从报道取向看,企图将美方P-8A巡逻机塑造成被骚扰被损害的对象 。别有用心地将中方战机维护国家利益的正常行动渲染成对搭载美采访人员的美军机的“危险拦截” 。
三是选择性记录报道双方互动状况,意图凸显美方操作“专业、规范” 。从美媒报道的内容来看,美媒选择双方“交流实况”中最具看点的内容进行报道 。比如在最近一次中,CNN随机采访人员通过镜头描述:“我们近距离观察一架中国战斗机,经过识别型号为歼-11(原文如此——编者注),是双座机而且挂载空对空导弹,它跟踪我们这架美国海军飞机,大概15分钟了,很惊人能看到中国战机,在如此近的距离操作,离我们只有几百英尺 。”很明显,这种描述带有“碰瓷”意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