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目标:帮_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 , 使之规律化、网络化 。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 , 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 , 基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 。
二、复习策略
1、加强高考信息的收集、分析、交流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 重视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比较;定期查阅各种专业杂志 , 还可上网查阅;加强与专业科、其他年级及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 。积极参加备科小组和课组教研活动 , 认真研习 , 并结合学校实际贯彻执行 。
2、紧握课本 , 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 , 追根还源于课本 , 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衍生而来 , 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 , 最终落脚点还是课本 , 所以切不可舍本求末 , 重教辅轻教材 。
高考备考复习一定要依托于课本 , 降低重心 , 淡化“热点” , 立足基础 , 回归教材 , 抓主干知识 , 建立知识网络 , 脚踏实地完成教学任务 , 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 , 对考纲中每个知识要认真落实 , 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 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 , 以不变应万变 。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16条):(1)化学计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2)电解质溶液(pH、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3)氧化还原原理及其应用(电化学)(4)典型的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钠、铝、铁)(5)典型的非金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氯、硫、氮、硅)(6)原子结构(7)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化学键(8)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9)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0)同分异构(11)烃及其衍生物(12)糖类、蛋白质、油酯(13)有机合成材料(1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15)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制备(16)化学实验设计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 。
3、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 , 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 , 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 , 不要猎奇 , 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 。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 , 要坚决删掉 。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 。注重语言描述的准确性、规范性、科学性、完整性 , 确保基础知识不丢分 。
4、优化复习方法 , 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直以来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 在复习阶段如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般按课本章节复习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要详细具体 , 因为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 ,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 , 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 。因此 , 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 , 讲究方法 , 注重实效 , 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 。
对元素化合物综合复习 , 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 , 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 。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 , 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 。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 , 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 , 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 宜粗不宜细 。有机物不按节复习 , 按块复习 , 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
5、开展“三清”运动 , 要求学生人人有纠错本 , 搞好知识落实 。
“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实现“三清”的先决条件是给学生适当的学习内容 , 适量作业题量和一定的完成时间;“三清”运动的关键是学生要及时自觉地进行归纳、提升和总结 ,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因此 , 教师要在诊断学生学情上下功夫 , 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 , 教研组要督促检查评价 。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 , 反复运用“错误”纠错 , 直到由不会变会 。高三化学组要继续搞好章节过关练习题 , 要把知识落实做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环节进行检查 。
推荐阅读
- 疫情下的化学教学计划初中
- 职高化学通用类教学计划 职高新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 职高化学通用类教学计划 职高化学教学计划
- 中考化学教学计划
- 九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设计渗透禁毒教育 九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设计
- 中学化学教学计划
-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设计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中学化学教学计划范文
- 化学授课教学方案设计
-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人教版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