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缺碘的常识( 三 )


针对上述国情,我国要消除碘缺乏病,就必须找到一种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补碘措施,并且是适合整个国家、全体人民的需求 。
人类在同碘缺乏病的斗争实践中找到了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史料证明这方法已沿用了100多年 。本世纪的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调查也都证明,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确实有效 。
从1948年开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碘缺乏病控制委员会等国际机构使大力支持碘缺乏病的防治,并提倡以食用碘盐为防治碘缺乏病的基本方法 。
发达国家在消除了碘缺乏病后仍坚持食用碘盐 。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由于人们文化素质较高,对碘缺乏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自我保健意识 。这些国家虽然在市场上碘盐和非碘盐同时销售,但同时富碘食品、保健品市场非常活跃,食用非碘盐的人们也可以从其它途径获得人体需要的碘 。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 。这是被许多国家近一个世纪的防治工作所证实的,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要求 。但碘是一种很活泼的物质,食盐中的碘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丢失,致使碘含量越来越少 。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发挥碘盐最大效能 。
1、注意保存碘盐的方法 。要将碘盐装在玻璃或陶瓷缸中,加上盖子,并将盐缸放在凉爽、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盐受热 。碘盐在高温环境中存放,碘的丢失较在室温较低环境中存放时较快 。因此,保存碘盐方法要科学 。另外,一次买盐也不要太多,否则会花了碘盐的价钱却吃不到碘 。
2、注意烹调方法 。我们在做菜时习惯于先加盐,而碘遇热会挥发掉 。因此,烧菜时要尽量后加盐,更不要将碘盐加在热油中同菜一起煎炸 。
3、注意吃盐的量 。按我国碘盐标准,每人每天吃6克盐约可获得120微克的碘,这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成年人的生理需要量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等特需人群需碘量比一般人要大 。因此,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等特需人群要补服碘油丸或常吃些海带、紫菜等海产品,这样既可以不多吃盐又可补充适当的碘量 。
冒充能就过去把
可以介绍碘缺乏的危害,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危害等:
碘缺乏病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地方性克汀病(地克汀)、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简称亚克汀)、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
克汀病是指以智力低下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精神综合征或甲状腺机能低下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胎儿期严重碘缺乏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 。
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简称先甲低) 。
婴幼儿正处于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和胎儿一样,对碘缺乏极为敏感 。胎儿的严重碘缺乏若延续到婴儿期继续存在,会发展成为典型的克汀病患者 。
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 。
碘缺乏对成人最明显的影响是甲状腺肿 。地甲肿在成人中的特点是缺乏典型的临床甲低症状,除了颈部肿大之外一般无明显症状,只有当甲状腺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或压迫气管、食道和周围神经时才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障碍或声音嘶哑等症状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缺乏病防治日
1、碘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空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碘,并以碘化物形式存在 。一般空气含碘极微,水碘含量与碘缺乏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在碘缺乏病区多在10mg/L以下 。陆产食物中的碘绝大部分为无机碘,受土壤水溶性碘含量的影响,不同地区所产蔬菜和粮食的碘含量不同,大约为10~100mg/kg.在碘缺乏地区碘含量较低,一般在10mg/kg以下 。海产品中碘含量较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达到100mg/kg以上,特别是海藻类碘含量更高 。海藻中碘有一部分是以碘化酪氨酸形式存在的有机碘 。碘化物溶于水,可随水迁移 。因此,山区水碘低于平原,平原低于沿海 。
2、3、碘是人体内多种激素的组成成分,最主要的就是对甲状腺功能起到维持作用,过度使用碘是会造成碘中毒的,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 。
缺碘的主要危害是影响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损害和体格发育障碍,表现为以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神经-甲低综合征,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缺碘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患病年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