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简介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简介】

鲍叔牙与管仲典故简介

文章插图
  • 01鲍叔牙和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两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
  • 02他们分别在吴国和齐国服务,堪称“春秋大政治家” 。他们不仅治理国家有方 , 而且在重大决策和历史事件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鲍叔牙主要服务于越国,为越王勾践任军令大夫,跟随王勾践多年,并参加了“百越之盟”和“会稽之战” 。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吴越两国之间的战争中 。当时吴国称霸江南地区,越国是它的属国之一 。鲍叔牙认为只要越国和吴国联盟 , 越国就可以获得战争中的胜利 。但是,越王勾践并不相信吴国会与其联盟 。鲍叔牙随之提出一种双保险的实践方案,他建议越国在靠近吴国边界的会稽山上建造一个哨所,名叫“乌山亭”,对吴国进行监视 。这样一来,不论吴国是否对越国突袭,越国都可以壹眼把握吴国的动向 。在会稽之战中 , 吴越两国在战斗中陷入僵局 , 越王勾践命令鲍叔牙放火,吴国大军想尽办法跳过火跨过河,反被越军重创 。因此,越国大获全胜,战争结束后,吴国被迫承认越国的独立地位 。

    管仲则是齐国的大都督 。他死后的事迹被编纂成《管子》 , 成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著作 。管仲的政治成就主要体现在“轻徭薄赋”和“重农抑商”政策上 。管仲在政治上倡导轻徭薄赋 , 减轻人民的负担,提高了人民的生产力和国家的财富 。同时,他也倡导“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业发展,限制商业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管仲也曾经是谏官,曾经反对过齐桓公与晋国的一项联盟协议,他认为这个协议对齐国有害 , 可以预见事态的严重后果 。后来协议破裂,晋国东侵 , 齐国危在旦夕 。然而,管仲的警告被忽视,齐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

    两位政治家都有着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03他们的优秀的治国思想和行政手段为后世人所学习和效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