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内部运营的复杂性进行了详细解读 什么是内部运营?

对于私募股权机构来说 , 募多少资金合适?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和内部运营又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近期 , 麦肯锡最新的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 , 并对私募股权基金内部运营的复杂性进行了详细解读 , 与大家分享 。
麦肯锡最新的研究表明: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 , 当资产管理规模在8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之间时 , 规模经济效益开始出现 , 然而 , 很多PE公司达到这个管理规模时就不再扩张了 。
资金管理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基金更趋向于雇佣20至30人来管理基金 , 而管理规模在50-100亿美元的基金平均只有9个人管理 。 但是 , 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私募基金 , 平均每10亿美元就会有8个人管理 , 就某些职能而言 , 这这种设置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率 , 反而出现了效率降低的情况 。 研究发现 , 在运营、人力资源和合规方面存在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即生产规模扩大后 , 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 , 甚至收益绝对地减少 , 使边际收益为负数) 。 在私募股权领域 , 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在很多方面都不如规模较小的基金运营效率高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对私募股权行业来说 , 内部经营越来越复杂 , 且这个痛点越来越突出 。 自私募基金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创立之初 , 现在已经50多个年头了 , 行业已经逐渐成熟 。 在过去 , GP会通过雇佣更多的人来解决经营上的问题 , 并且高收入比意味着GP不用去关注运营效率或者成本 。 现在 , 这个问题变的更加的复杂 , 以前的运营体系不仅效率不高还需要支出巨额的费用 。
在这篇文章中 , 我们将讨论为什么基金中后台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及如何能够提高基金的运营效率 。
GP运营越来越复杂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 , 私募股权基金的运营非常简单 , 因为只有少量的产品和少数的客户 。 今天的私募股权公司需要面对大量的客户和多种产品 。 PE公司需要在各个方面和投资人沟通 , 包括产品、资产类别、法律实体 , 等等 。 举例来看 , 在上个世纪末 , 很少有GP提供数种不同的产品 , 如今 , 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需要在全球配置不同的资产类别 , 为越来越多样化的客户群体制造数十种风险敞口 。 因此运营起来非常复杂 。
调查显示 , 从基金公司为其产品、资产和运营创建的法律实体数量上看 , 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司比规模小的基金创建了更多的实体 , 由于每个实体都必须被考虑进去 , 包括是否合规、向投资者汇报等一系列程序 , 就导致了运营的复杂性 。

私募股权基金内部运营的复杂性进行了详细解读 什么是内部运营?

文章插图
图:不同资产管理规模的基金公司法律实体数量数据来源:麦肯锡
另一个使运营变得复杂的因素是公司和客户合作的方式不断增加 。 如今的基金不断创造新的模式:不仅仅有盲池或者独立账号 , 还有共同投资、与机构客户的战略合作 , 等等 。 虽然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一级市场 , 但它也使整个系统更加复杂 , 因为每一种新模式都会反映在基金公司的系统和程序里 。
图:基金公司是否有独立管理账号的相关数据
由于以上两种原因 , PE行业运营越来越复杂 。 如果PE公司依旧想通过增加运营人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 是不可行的 , 因为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昂贵且没有效果的方法 。 据相关调查显示 , 大型基金雇佣的人员较多 , 但是工作效率不如小型基金 。
随着私募股权行业的逐渐成熟 , GP会被拿来与传统的资产管理经理和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做比较 , 而后者在业务精简和规模扩张方面领先了数十年 , 随着这些公司开始涉足另类资产 , GP需要考虑如何变得更具竞争力 。
潜在解决方案
1、数字化
在商业社会中 , 数字化是一个好方法 。 据相关数据显示 , 全世界的公司已经将40%的工作数字化了 , 然而这项研究并不包括私募基金行业 , 但是在我们的认知中GP还距离数字化很远 , 但很多GP认为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很多公司都是很有数字化竞争力的 。
数字化可以防止GP落入生产率陷阱 。 在中台和后台 , 数字化交易能够保持预期的经济效益 , 从而促进GP的利润增长 。 当前 , 越来越多的GP愿意花很长的时间和客户沟通数字化 。 数字化转型需要利用了尖端数字化工具的力量 , 同时也要注重用户体验 。
2、用户体验再设计
基金公司正通过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职能——用户体验 , 即与LP 接触的一系列接触点(个人、数字化产品、文件、活动 , 等等) , 这些接触点一起构成LP对GP的感受 。 GP把客户的体验看作最重要的标准来重新塑造运营 , 这样可以帮助基金根据LP的需要广纳英才 。 有些基金公司通过重新设计为LP提供投资和市场洞察的方式 , 改善LP的体验以及内部的生产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