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昆虫记》寒假读后感体会5篇

煌煌10卷的《昆虫记》一书,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2022《昆虫记》寒假读后感体会5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2022《昆虫记》寒假读后感体会1
法布尔不仅是个昆虫学家,还是一个文学家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耐读正和他那细腻风趣的文笔有关 。很显然,在他的眼里,这个昆虫的世界是如此有趣,他是那么地热爱这些昆虫,所以笔下的昆虫都是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 。他对昆虫充满了感情,在这里,昆虫就是他的朋友 。
当他想去挖黄蜂的窠巢时,选择早上动手,因为这时候“我希望清晨的冷气多少可以为它们降降火气,削弱它们的恼怒和气焰 。”他说“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且优雅的身材 。”说到蜜蜂的寄生虫,法布尔愤愤不平:“这些心狠手辣的强盗鸠占鹊巢,把别人的家占为己有,却毫无羞愧之心 。到了来年,巢穴的主人早已惨遭不幸,而坏事做尽的恶棍却顺利地迎来了自己的幼虫 。”清道的甲虫犀头母亲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孩子,连续四个月不吃不喝,实在困了就在旁边睡上一小会儿,打个小盹 。法布尔对这样的牺牲精神赞赏有加:“这位母亲就是这样辛苦地看守它的卵,为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真是操碎了一颗心 。”这样的文字,读起来会是觉得在读科普文章吗?不,这就是文学作品,有趣神奇的文学作品 。
读着《昆虫记》,我不得不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牺牲精神所震撼 。他可以为了观察捕蝇蜂,站在烈日下半天不动;他可以为了了解蜣螂的做球过程,躺在地上与蜣螂为伍,脏?那算什么;他可以冒着被黄蜂蜇伤的危险(实际上经常被蜇),无遮无挡地站在蜂窝旁看蜜蜂如何喂养它们的孩子;他可以在松树林里和松毛虫相伴到深夜;他可以整天整天地呆在昆虫室,眼睛不敢眨一下地观察那些幼虫的孵化过程……也许任何人的人生都该这样吧,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为之付出,为之牺牲,才能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然,我相信他是快乐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吃再多的苦,也是一种乐趣 。
读完这本书,我想说,感谢法布尔,因为这世界有这么个奇人,有他一辈子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才可以读到这本奇特的书 。
2022《昆虫记》寒假读后感体会2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昆虫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家、文学家法布尔 。这本书向我们主要介绍了7种昆虫 。

《昆虫记》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 。文章的语言浅显易懂,为我们介绍了昆虫世界的各种趣闻逸事,是一部集知识、趣味、文学、哲理于一体的散文集 。这本书精选了有关红蚂蚁、蜜蜂、蝴蝶、螳螂、金步甲、蜘蛛等各种较为在生活中常见的昆虫,让我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学习了科普知识 。
小时候,每到夏天,我都会在外婆家住上一阵子 。跟着大我三岁的表哥,我们几乎翻遍了院内院外的每一个角落 。大有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情趣 。捉过萤火虫,掏过蚂蚁洞,撅过蝉的幼虫,甚至还养过数不清的蝈蝈 。跟昆虫没少打过交道 。殊不知,在阅读了《昆虫记》后,我竟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从不知观察虫子,与虫子打交道还有如此高深的学问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 。这许许多多关于昆虫的知识,竟使我有种第一次进入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的幻觉,我仿佛成了“虫盲” 。
法布尔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 。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 。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 。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 。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2022《昆虫记》寒假读后感体会3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昆虫记》的书,看了以后使原本就对昆虫非常感兴趣的我,就越发地喜欢上这些小虫子 。
《昆虫记》这本巨著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想,美术家一般的观察能力,文学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写 。他耗费一身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并将其记录下来,这本让他花费毕生心血的杰作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