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认数和计算外 , 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 , 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 , 简单的分类 , 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 , 但都很重要 , 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一年级两个教学班 。其中一(2)班共38人(男21女17) , 一(4)班共42人(男25女17) 。初入学两班已个性初显:(2)班如山野稚朴天成 , 勇敢无畏 , 少约束 , 法自然 , 拟严规矩 , 不压个性 , 严爱相加;(4)班如园林静美有规 , 和谐温顺 , 有礼貌 , 志上游 , 拟拓视野 , 鼓励张扬 , 放手而爱 。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 , 改变教学理念 ,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 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 , 使之进入课堂 。
2.加强游戏、儿歌、演示、观察与操作 ,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3.加强听、说、读的分量 , 创造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
4.贯穿审题、解题思路训练 , 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 。
5.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 , 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4
一、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4名 , 大部分学生都来自附近村子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 , 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刚步入小学阶段 , 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 , 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 , 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 ,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 , 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 , 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 , 有畏缩情绪 。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 , 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麻彤彤、董雪芬、金伟信、董晓乐、董苗苗、吴高程、汤伟帆等学生 。这些同学有的智力有些问题 , 有的则是自觉性不够 , 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 , 总想偷懒 , 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 。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1、学习动机问题 , 导致学习困难2、学习策略问题 , 导致学习困难 。3、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 。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在外务工 , 家长素质普遍不高 , 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 , 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 , 他们不会"育" , 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 。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 , 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 , 导致学习困难 。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图形的拼组 , 100以内数的认识 , 认识人民币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 认识时间 , 找规律 , 统计 , 数学实践活动 。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 ,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 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 , 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 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 , 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 , 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 , 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 , 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 , 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
推荐阅读
- 中国数学发展史研究 中国数学发展史
- 结果为1的复杂算式「答案等于1的复杂数学计算题」
-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5篇
- 数学史上著名的割圆术
-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工作总结10篇
- 初中一数学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中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 小学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职业学校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模板
-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 高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解读
- 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二知识点讲解